上一页 | 下一页 |
以模板轮廓进行创建、查找模板,在创建模板时可以对模板轮廓进行预览编辑。
创建模板 |
|
角度步长 |
旋转匹配时角度的步长(步长越小,越精确,时间越长) |
算法选择 |
算法优化参数 |
模板极性 |
自动: 使用极性 |
最小对比度 |
(待完善) |
滤波平滑系数 |
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 |
滤波低阀值 |
对比度低于阀值的认为不是轮廓 |
滤波高阀值 |
对比度大于阀值的认为是轮廓 |
最小轮廓长度 |
限制轮廓的长度 |
查找类型 |
尺寸不变:查找目标与模板大小尺寸一致。 |
查找模板 |
|
最小得分 |
搜索模板的角度范围。 |
角度范围 |
匹配相似度分数 |
匹配数量 |
设定匹配目标的个数 |
最大重叠系数 |
任意两个搜索对象的最大重叠区域比率,0代表不允许重叠 |
亚像素方法 |
相邻两像素之间细分,对这些更小的单元实施插值算法 无:‘none’: 不使用亚像素,最大误差为半个像素 方案1.‘interpolation’: 差值的亚像素精度 方案2.‘least_squares’ 方案3.‘least_squares_high’ 方案4.‘least_squares_very_high’ 最小二乘法亚像素精度 方案5. 'max_deformation 1' 方案6. 'max_deformation 2' 方案7. 'max_deformation 3' 方案8. 'max_deformation 4' 方案9. 'max_deformation 5' 方案10. 'max_deformation6' |
金字塔等级 |
分解级数,图像的分解(级数越小,分解越细,精度越高,时间越长) |
贪心指数 |
该参数是用来做定位加速的 Ø 值越小,速度越慢 Ø 值越高,找丢目标的可能越大 Ø 建议取值:50 |
以模板轮廓进行创建、查找模板,在创建模板时无法预览编辑模板轮廓。
创建模板 |
|
角度步长 |
旋转匹配时角度的步长(步长越小,越精确,时间越长) |
算法选择 |
算法优化参数 0:自动选择以下方法 方法1:none 不减少像素 方法2: point_reduction_low 大约一半像素点 方法3:point_reduction_medium 大约1/3 方法4:point_reduction_high 大约1/4 方法5:pregeneration模板预先创建,牺牲内存来换取查找速度 方法6:no_pregeneration在查找时才创建必须数据,占用内存少 |
模板极性 |
自动: 使用极性 |
最小对比度 |
(待完善) |
滤波平滑系数 |
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 |
滤波低阀值 |
对比度低于阀值的认为不是轮廓 |
滤波高阀值 |
对比度大于阀值的认为是轮廓 |
最小轮廓长度 |
限制轮廓的长度 |
查找类型 |
尺寸不变:查找目标与模板大小尺寸一致。 |
查找模板 |
|
最小得分 |
搜索模板的角度范围。 |
角度范围 |
匹配相似度分数 |
匹配数量 |
设定匹配目标的个数 |
最大重叠系数 |
任意两个搜索对象的最大重叠区域比率,0代表不允许重叠 |
亚像素方法 |
相邻两像素之间细分,对这些更小的单元实施插值算法 |
金字塔等级 |
分解级数,图像的分解层次(级数越小,分解越细,精度越高,时间越长) |
贪心指数 |
该参数是用来做定位加速的 |
基于模板灰度进行创建、查找模板。
创建模板 |
|
角度步长 |
(待完善) |
使用极性 |
(待完善) |
查找模板 |
|
最小得分 |
搜索模板的角度范围。 |
角度范围 |
匹配相似度分数 |
匹配数量 |
设定匹配目标的个数 |
最大重叠系数 |
任意两个搜索对象的最大重叠区域比率,0代表不允许重叠 |
亚像素方法 |
相邻两像素之间细分,对这些更小的单元实施插值算法 |
金字塔等级 |
分解级数,图像的分解层次(级数越小,分解越细,精度越高,时间越长) |
贪心指数 |
该参数是用来做定位加速的 |
卡尺个数 |
设置 ROI 区域内搜索线的个数 |
卡尺边缘阀值 |
沿搜索线方向,两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差 |
卡尺极性 |
指定用于确定边缘的像素强度过渡类型 |
卡尺边缘点选取 |
指定在图像中找到的边缘类型 |
局外点数量 |
(待完善) |
卡尺方向 |
ROI 区域内边缘点搜索线的搜索方向 |
卡尺个数 |
设置 ROI 区域内搜索线的个数 |
卡尺边缘阈值 |
沿搜索线方向,两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差 |
卡尺极性 |
指定用于确定边缘的像素强度过渡类型
(3)所有,查找任意极性的所有边缘点。 |
卡尺边缘点选取 |
指定在图像中找到的边缘类型 。
|
局外点个数 |
卡尺点相对较远的 |
半径约束 |
限制查找圆的半径大小 ,固定圆的半径 |
卡尺方向 |
ROI 区域内边缘点搜索线的搜索方向 |
检测类型 | 直线缺口:检测圆上的缺口 |
缺口角度 | 圆缺口的角度大小 |
缺口端点 | 圆缺口上的两个端点(变量类型:线段) |
图像卡尺 | 圆上的卡尺点的图像坐标,只存16个点位。从起始角度开始存(变量需填浮点数组) |
机械卡尺 | 圆上的卡尺点的对中坐标,只存16个点位。从起始角度开始存(变量需填浮点数组) |
算法选择 |
(待完善) |
最小灰度值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小灰度值 |
最大灰度值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大灰度值 |
最小填充面积 |
将有孔洞的 Blob,进行填充,设置填充的最小面积 |
最大填充面积 |
将有孔洞的 Blob,进行填充,设置填充的最大面积 |
最小面积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小面积,单位为像素 |
最大面积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大面积,单位为像素 |
最小高度 |
所找到的对象的图像高度 |
最大高度 |
所找到的对象的图像高度 |
最小宽度 |
所找到的对象的图像宽度 |
最大宽度 |
所找到的对象的图像高度 |
Blob个数 |
设置需要找的对象个数 |
类型 |
|
阈值 |
阈值的标准线 |
目标最大值 |
设定需执行的灰度值 |
解释 |
类型1:区域内像素灰度值低于阈值的标准线时,阈值就设定为0;高于阈值的标准线就设定需执行的灰度值 。 |
类型 |
1.均值滤波 |
掩膜大小 |
|
解释 |
均值滤波:作用是消除尖锐噪声,实现平滑,模糊图像等功能。掩膜大小值越大效果越明显 |
掩膜高度 |
均值滤波内核高度 |
掩膜宽度 |
均值滤波内核宽度 |
对比度 |
增强因子 |
解释 |
作用是增强图像的高频区域(边缘和拐角),使图像看起来更清晰。 |
乘数因子 |
乘数因子 |
加数因子 |
加数因子 |
解释 |
作用是拉开图像的对比度,让图像中黑的地方更黑,亮的地方更亮。 |
宽度比例 |
图像宽度等比例缩放比例因子(会改变图像分辨率大小) |
高度比例 |
图像高度等比例缩放比例因子(会改变图像分辨率大小) |
解释 |
区域分辨率需要是4的倍数(功能待完善) |
目标类型 |
选择要执行的目标颜色 |
掩膜高度 | 闭运算内核高度 |
掩膜宽度 | 闭运算内核宽度 |
目标阈值 | 设定目标类型的阈值 |
背景阈值 |
设定目标类型背景的阈值 |
解释 |
作用是对区域的目标与背景的阈值进行设定,增强对比度; |
核高 |
核形态的高度 |
核宽 |
核形态的宽度 |
核形态 |
膨胀用的核结构元素 |
迭代次数 |
膨胀的次数 |
解释 |
作用是对区域边界点进行扩充,填充空洞,使边界像外部扩张。核高、宽和迭代次数越大越明显 |
核高 |
核形态的高度 |
核宽 |
核形态的宽度 |
核形态 |
腐蚀用的核结构元素 |
迭代次数 |
腐蚀的次数 |
解释 |
作用是消除物体的边界点,使边界向内部收缩的过程,把小于结构元素的干扰去掉。核高、宽和迭代次数越大越明显 |
核高 |
核形态的高度 |
核宽 |
核形态的宽度 |
核形态 |
开运算用的核结构元素 |
迭代次数 |
开运算的次数 |
解释 |
对区域先进行腐蚀操作,然后对腐蚀的结果再进行膨胀操作;作用是消除离散点和毛刺,可以将两个物体分开。核高、宽和迭代次数越大越明显 |
核高 |
核形态的高度 |
核宽 |
核形态的宽度 |
核形态 |
闭运算用的核结构元素 |
迭代次数 |
闭运算的次数 |
解释 |
对区域先进行膨胀操作,然后对膨胀的结果再进行腐蚀操作;作用是填充区域内部孔洞和区域的凹角点,可以把邻近的目标连接起来。核高、宽和迭代次数越大越明显 |
编码 |
灰度转换 |
目标通道 |
(红,蓝,绿) |
编码类型 |
一维码的类型 |
查找数量 | 需识别的数量(目前只支持数量1) |
起始角度 |
(待完善) |
角度范围 |
一维码的角度旋转范围 |
对比度 |
(待完善) |
扫描线数量 |
(待完善) |
查找数量 |
需识别的数量(目前只支持数量1) |
极性 |
(待完善) |
最小对比度 |
(待完善) |
最小灰度值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小灰度值 |
最大灰度值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大灰度值 |
最小面积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小面积,单位为像素 |
最大面积 |
所找到的对象的最大面积,单位为像素 |
上一页 | 下一页 |